微风依旧 > 历史军事 > 北朝帝业 > 第955章 渭北大阅

第955章 渭北大阅(2 / 2)

高强度的征战,所以今天也并没有安排什么演戏对战,仅仅只是阵列检阅一番,接下来犒赏诸军将士才是重头戏。
时下的府兵制还拥有着比较浓厚的私曲性质,府兵军士多数都是乡团武装与豪强部曲。因此即便是有什么犒奖活动,往往也都止于督将一级,至于督将会怎样犒奖其营士,中外府是不理会的。而且自从府兵成军以来,大规模的犒奖诸军也是微乎其微。
不过如今被李泰解救回来的这些中外府军士们,原本的部伍编制多数都被打散了,包括今天接受检阅也是经过一番粗略整编的结果,督将与其营士们不再是原本的搭配。这也是不作高强度对战演练的原因之一,因为站着还像回事,一动估计就要散了。
李泰当然不可能任由这些将士们再恢复原本的乡里和从属关系,必然要进行新的整编,正好也与今次的犒赏结合起来进行。
由于这一次东征战事中山南道和中外府将士的战争经历截然不同,如果单纯依照军功奖授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落差和对立情绪,而且中外府人马也根本没有什么功簿记载。
所以这一次李泰并没有直接公布具体赏格,而是普赐所有参与东征战事的将士为勋士。勋士不仅仅只是一个荣誉称号,只要获得了勋士身份,身份就高于普通营卒,并且获得策勋述功的资格。
这一规定看起来有些多此一举,有功必赏这难道不是一个治军的常识?
还真不是,起码在当下西魏这个府兵体系中,普通的营卒并没有独立计功、述功的资格,他们绝对的依附于各自将主,即便有什么功劳斩获,也都要记在将主身上,能够获得的只是物质上的奖赏,但是身份地位如果没有特殊机缘,一辈子都只是一个大头兵。
甚至就连物质上的奖赏分配都是不公平的,旧年江陵之战结束之后,李泰拿着南梁国库犒赏将士,这才将奖赏直接下沉到行伍之间。但普通营士能够获得的奖赏,也仅仅只是最基础一格的赏赐。反观那些将领们,则一个个都盆满钵满。
兵户丘八,不仅仅只是一个重文轻武、观念上的蔑称,更因为经济地位的丧失所带来社会地位的丧失。北镇军头们的飞升成功,不代表着整个镇兵群体的地位提升。
更何况,当下的府兵制还仅仅只是对镇兵府户制度的一个模仿与复制,仍未形成自己独特的运转内核,许多后续的制度规令仍待创建和推行。
历史上,北周武帝宇文邕将诸军军士改为侍官,让府兵成为天子侍卫,如此既淡化了府兵的私曲属性,也抬高了府兵的政治地位。
可李泰眼下并不是皇帝,即便想要达成同样的目的,那也不可能学周武帝。周武帝是皇帝,所以改军士为侍官,你们都是我的侍从。李泰是镇国大功臣,所以改军士为勋士,你们都是我的小弟!
当诸军军士们在得知自己获得了“勋士”这样一个新的称号之后,先是窃窃私语、小声议论,然后诸行伍间逐渐的爆发出欢呼声。
他们眼下还并不太清楚这个称号更丰富的内涵,但仅仅只是因为自己居然也能和那些柱国、大将军们一样获得一个专属的头衔,来表彰他们的功勋和贡献,这已经让他们深感新奇和惊喜。
然而唐公向来豪迈,接下来仍然有惊喜等待着他们。

最新小说: 裂石响惊弦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烽火晋察冀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人在洪武,朝九晚五 舍弟吕奉先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家父诸葛亮,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赝品太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