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6章 掌眼(1 / 2)

加里布埃尔听着王鑫恒的介绍,颇为惊奇地仔细打量起那位叫做温省三的中年人。只见对方穿着一件洗的有些发白的蓝色长衫,袖口和肘部明显已经磨出了毛边,想让这件衣服已经穿了很久了。

黑框眼镜的左边支架更是缠着一圈胶带,从胶带上的颜色判断,这个左腿断掉的时间显然已经很久了。脚上的布鞋也同样磨损严重。这些特征无一不说明这家伙的生活非常拮据。

可他却能受到这次古玩交流活动的邀请,这就说明对方绝对属于这个圈子里的知名人物。

同时,从对方在这群鉴定真假的人群中的站位,也不难看出,他是個有真本事,并且颇受人们尊重的高人。

这让加里布埃尔的心中不由一动,看向这个中年人的眼神中闪过一道精芒。

“哦!还有这样有趣的人?照你这么说,他有一点钱就用来收购古玩,那他不是已经成为了沪上的大藏家之一。”

这话直接就让王鑫恒嗤笑出声,望着那位温省三的目光中充满了鄙夷。

“呵呵……就他,还大藏家?您是不是对我们种花古玩的价值有什么误解,真正的好东西,哪一件不是价值连城。真正捡漏的机会是少之又少。

这位温先生原来在古董店工作时,收到的所有古玩,又都是属于古董店所有的。他真正开始自己收藏,还是从离开古董店后。

从他的年龄您应该也能看得出来,家里上有老,下有小,养家糊口的压力之下,就算他再怎么省钱,能拿出多少钱来买真正的好东西呢?

更重要的是,他老婆是个非常了解他的人,将他看得非常紧,根本就不给他购买古玩的机会。

据我所知,现在他的家里,算得上宝贝的东西,绝对不会超过十件。”

闻言,加里布埃尔也不由哑然失笑起来。

“想不到,这位还是个妻管严!呵呵……那他是从哪里学到这一手鉴定技术的呢?”

“这可就说来话长了,我听说,他原来是京城琉璃厂那边古董店的学徒,后来,凭着自己的一双火眼金睛,博了个“温一眼”的雅号,做到了店里的掌眼师傅。

不知道什么原因,被沪上这个古董店的老板给挖了过来。当然,据传言,那边之所以放他离开,也和他的这个貔貅性格有些关系。”

“哦!温一眼?有点意思。”

听见这个外号,加里布埃尔忍不住抱起了自己的双手,眼光灼灼地望着这个正在一群人中侃侃而谈的中年男子。心中闪过了无数念头。

一旁的王鑫恒见状,还以为加里布埃尔是起了带对方出去捡漏的心思。忍不住提醒一句道:

“唐先生,这位温一眼虽然厉害!但你带着他想要捡漏的话,可能有些困难。”

正在思考着什么的加里布埃尔闻言,有些惊讶地转头看向对方道:

“哦!这话怎么说?”

“呵呵……因为这位温一眼在沪上和京城都太出名了,这个行当里面的老人,几乎就没有不认识对方的。只要是被他看上的东西,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低价出手。

这也是这老小子到现在为止,只收了十件宝贝的真正原因。”

一听这话,加里布埃尔也不由哈哈大笑起来。

“哈哈……有意思,有意思!太有意思了!原来是这么回事!那不知道王先生知不知道,沪上有哪些人是真正的高手,却不太为人所知呢?

要是有这样的人,和我这个老外出去捡漏的话,应该还有机会吧!”

王鑫恒见到这家伙似乎真的想要找个人一起出去捡漏,忍不住露出了一抹苦笑。想不到这个洋鬼子竟然有这样的爱好。

但现在是他要好好巴结对方的时候,所以,不管对方有多么奇葩,他都必须要想办法满足对方的需求才行。想到这里,他的目光便不自觉地开始在人群中搜寻起来。

很快,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,便进入了他的视线。他冲着年轻人的方向,对加里布埃尔抬了抬下巴示意道:

“唐先生,看见那位灯光下拿着放大镜查看粉彩瓷瓶的年轻人了吗?”

顺着他的目光,加里布埃尔很轻易就锁定了他说的目标。

“是那个穿着格子西装,看上去颇为洋气的年轻人吗?”

“没错,他叫池万程,江苏无锡人,抗战前他父亲是江苏出了名的大收藏家,家里收藏的古玩瓷器数不胜数,从小受他父亲的熏陶,加上他们家有着大量的珍品供他学习鉴赏,他自己又非常有天赋。

所以,在古玩瓷器鉴定方面,眼力非常高明,曾经有几位大家都认为是正品的一件青花瓷器,被他拿在手上略一掂量,就判定为假货。

经过他的提醒后,大家才最终找出这件瓷器的漏洞。

不过,抗战时期,因为他父亲拒绝小日本从他们家购买古玩的要求,全家被小日本屠杀殆尽,只有他出门访友,躲过一劫。

至此以后,他们家也就家道中落,一蹶不振。现在的他只能在朋友的工厂做财务工作为生。

相比于温一眼的人尽皆知,这个年轻人要低调的多。很多行里的老人甚至都不知道他的真正来历,只知道这家伙很有几下子。”

最新小说: 裂石响惊弦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人在洪武,朝九晚五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舍弟吕奉先 烽火晋察冀 赝品太监 家父诸葛亮,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